V
主页
灵魂是什么?柏拉图为什么要说灵魂是不死的?
发布人
我们来聊聊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之一——灵魂不死论。这个理论主要集中在《斐多篇》、《理想国》、《斐德罗篇》和《法律篇》这几篇文章中。 首先,我们来听听西米亚斯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就像和谐的音调与七弦琴的关系一样。如果弦按一定的比例关系配置起来,琴就会产生和谐的音调;但当弦断了以后,音调就不复存在。与此相似,我们所说的灵魂也只不过是肉体各部分之间的特定的关系,在肉体死亡之后,灵魂就不复存在。这个观点跟“人是机器”的观点非常相似,也跟那种主张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与“人工智能”的活动之间有极大相似性的新理论非常相似。 ,苏格拉底通过论证人与琴的重大差别来反驳这种观点。他指出,琴弦所产生的音调之间的关系,不论它们和谐与否,全由弦来决定。也就是说,这种关系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关系。,有证据表明,灵魂并不完全是被动的。例如,它可以反对肉体的欲望。有时,虽然一个人感到口渴并且想饮水,但如果他认为喝水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时,他就不会喝水。对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解释:肉体要喝水,但灵魂阻止了它。若真这样,那么灵魂就是某种积极的东西,它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肉体。 这个观点表明人比琴要复杂得多。对琴来说,某一根弦并不能影响另一根弦;但在没有灵魂干预之下,肉体的某一部分却可以遏止或控制另一部分的行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在今天,机器非常普遍,在机器中,某一部分控制着其他很多部分,虽然被控制的部分有自己的驱动力。所以,我们只能说,肉体至少要比琴复杂得多。 关于灵魂的其他论点是从设想独立存在着被称之为灵魂的东西开始的。这就又回到了前面我们已经遇到过的“回忆说”。回忆说主张,一个人可以在无人教授的情况下懂得几何学,就是说,他自身拥有并非在这个世界里获得的知识。因而,他必定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并获得了这些知识。倘若如此,那生前的存在就是灵魂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与肉体分离的,而且,还有理由断定:正如我们从睡到醒,然后再睡那样,我们也可以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然后与肉体结合在一起,然后在死亡时再次离开肉体。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回忆说的论证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还有一些论点是这样的:灵魂与理念相似,是永恒不灭的,而且它是身体的主宰,比肉体更神圣。既然我们把尸体经过防腐处理后能永久保存,那么灵魂也一定能存在更长的时间。这些论证也不能令我们折服。 看起来,下面这个论点比较重要。这个观点认为,首先我们要把某个东西的本质特征和它的附带特征分开。在没有失去其本质的情况下,附属的东西可以失去,这并不影响这个事物的存在;但反过来却不行。例如,不论高矮,苏格拉底都始终是苏格拉底。,火却不能不是热的,“3”这个数却不能不是奇数,除非火与“3”不再是它们自身。 灵魂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从根本上看,灵魂是活的,因此,当它出现在肉体上时,生命就成为现实。如果说生命是灵魂最根本的特征,那么只要灵魂存在,它就不允许死亡的出现。还有另一些东西也是不承认死亡的,例如上帝和生命的理念,它们是永恒不灭的。因而很可能灵魂也是不灭的,并且在肉体死亡之后,它们以完好的理念活动于某个地方。 柏拉图所表述的这些观点,必然被看作是难以置信的。公正地说,它的外壳已被剥掉,柏拉图也放弃了用理念的术语来表达它的努力。我们上面讲了它的概要,其缺陷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个问题上,最有趣味的论点是对本质特征的讨论。在事物中,有些是本质特征,而其余的则是非本质特征。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并且源远流长。但就像与其密切相关的“真定义”的观点一样,当我们认真仔细地审查它时,它就又不那么有道理了。如果存在“真正的定义”,那我们就可以说本质的特征是构成定义的要素,并能通过公议的办法从定义中演绎出来。但在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定义或多或少地带有随意性,我们也不可能对每一事物下一个单独的真正定义。这样,按照某个定义,特征A是本质,但按照另一个定义,特征B就是本质了。 另一方面,我们有时候会把某个特征当作本质来描述,这是因为这个特征具有至关重要的因果关系。比如,在没有火的情况下,你无法消灭热。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以像柏拉图那样把热看作是火的本质。然而,即使如此,有人仍然认为,火是光亮的、有破坏性的,而不仅仅是一种热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们仍然可以把它描述为火,但热已经不再是它的本质了。究竟什么样的特征有因果上的联系,这只能靠经验来判断。然而,这又常常会出现错误。我们经常不能确定某一特征是不是本质。 柏拉图的观点包含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都不能被确证。首先,他认为对灵魂来说,生命是本质。其次,他从归纳的证据中得出结论,许多以生命为本质的事物是不灭的。
打开封面
下载高清视频
观看高清视频
视频下载器
后现代与后现代之后--当代西方哲学概述(2)--陈嘉映
物理主义的蜕变--现象学--胡赛尔的意识哲学--张浩军(3)
后现代与后现代之后--当代西方哲学概述(4)--陈嘉映
后现代与后现代之后--当代西方哲学概述(5)--陈嘉映
哲学的传承与创新--文本传承与问题传承--赵汀阳
西方哲学的古代分水岭--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怀疑与不可知--少年天才追求智识的一生-休谟与启蒙运动(5)
物理主义的蜕变--现象学--胡赛尔的意识哲学--张浩军(5)
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自然主义?从物本向人本的过渡--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人的情感是怎么产生的?--从脑和艺术理解情感(1)
原子论 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
人是一个先于世界的主体?为什么胡塞尔说康德的物自体是荒谬的?
何为现象学还原?意识和意识活动的区别?意识和物质哪个是对象?
构造世界-语言、符号、艺术-后现代哲学为什么寻求艺术?古德曼论艺术及其认识论转向-姬志闯(5)
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当代的活化--吴根友(2)
【哲学人生】苏格拉底传(双语字幕)
上古文明:汉字一统天下前的夷夏东西冯时(2)
构造世界-语言、符号、艺术-后现代哲学为什么寻求艺术?古德曼论艺术及其认识论转向-姬志闯(4)
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当代的活化--吴根友(1)
世界的意义就在于事与愿违--哥德尔定理究竟说了什么?刘晓力(4)
与历史对话--我的中国研究道路--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3
从经学解释学到经典解释学--戴震的经学解释学及其当代的活化--吴根友(3)
与历史对话--我的中国研究道路--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2
哭 艺--哲学实践(3)逃离博物馆化的语音-回到声音本身
世界的意义就在于事与愿违--哥德尔定理究竟说了什么?刘晓力(2)
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从本体论到现象学(2)
与历史对话--我的中国研究道路--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4
易经哲学如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成中英(2)
物理主义的蜕变--胡赛尔的意识哲学--张浩军(1)
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从本体论到现象学(4)
思想来自于相互对话中活的灵魂--柏拉图为什么要用对话录写作--张巍(3)
思想来自于相互对话中活的灵魂--柏拉图为什么要用对话录写作--张巍(2)
何谓存在?物质存在与观念存在的区别--从心理学到现象学
动察深处的美国---欧陆现象学与英伦分析哲学在美国的遭遇(6)
逻辑思维是怎么产生的?-概念体系的奠基人-西方哲学普讲与重审亚里士多德(1)
果戈里--来自乌克兰的纨绔少年--苏俄文学(1)
民主还是贤人--国家的政治形态--理想国--柏拉图说了什么?(1)
上古文明:汉字一统天下前的夷夏东西冯时(3)
信息时代--哲学的最高范式与信息哲学基础理论--邬焜(4)
动察深处的美国---欧陆现象学与英伦分析哲学在美国的遭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