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主页
京东 11.11 红包
149、手厥阴心包经 — 间使穴 — 调气和胃
发布人
间使,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经(金)穴。 1)间使。间,间接也。使,指使、派遣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行至本穴后,经水逐步降温,生发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如被它物间接的指使一般,故名。 2)鬼路。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路,通行的道路。鬼路名意指心包经的经水由本穴流行通过。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本穴只是流行通过,故名鬼路。 3)心包经经。经,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只是流行通过,动而不居,故为心包经经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化气,所化之气性凉,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其属金。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及前臂正中动、静脉和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胸痛,疟疾,癫狂,痫症,肘挛,臂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癫痫、癔病、疟疾等。直刺0.5-1寸。
打开封面
下载高清视频
观看高清视频
视频下载器
小姐姐喝了美味的果茶真好喝,喝完肚子疼
151、手厥阴心包经 — 劳宫穴 — 昏迷急救穴
中医学 — 八纲辨证
192、足厥阴肝经 — 行间穴 — 祛心火
145、足少阴肾经 — 神藏穴 — 治疗失眠
第22讲:温下剂之温脾汤
第11讲:五行之间的关系
第149节:胃阴亏虚证 — 饥不欲食,有烧灼感,呃逆
第63节:气滞血瘀证
第70节:经络
《黄帝内经》五脏十二官的含义(五)膻中 — 臣使之官
第22讲:肺主气
第132讲:【黄帝内经】血汗同源,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第82节:水湿痰饮生百病
132、足少阴肾经 — 水泉穴 — 痛经不可怕
第31讲:肝调通水道
第116讲:活血祛瘀剂之血府逐瘀汤附方
第84节:为什么会生病
第37讲:肾精不足百病生
第177节:心肝血虚证 — 心悸怔忡,视力模糊,耳鸣
190、足少阳胆经 — 侠溪穴 — 清泻肝火
184、足少阳胆经 — 阳陵泉穴 — 缓解肝气郁结
172、足少阳胆经 — 率谷穴 — 醒酒解醉之法
第92讲:【黄帝内经】什么叫藏象学说
第95讲:【黄帝内经】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50、足阳明胃经 — 条口穴 — 巧治五十肩
第149讲:【黄帝内经】怵惕思虑易伤神(医案)
第175讲:消食化滞剂之保和丸
134、足少阴肾经 — 复溜穴 — 利水消肿之法
第52节:气病之气滞证
74、手少阴心经 — 灵道穴 — 缓解心痛
第74讲:补气剂之玉屏风散
219、督脉 — 神庭穴 — 凝神醒脑之法
第60节:气血两虚证
第65节:气的分类
第160节:肝风内动 — 阴虚动风证
第88节:精气亏损
第123节:痰蒙心神证 — 精神抑郁,神情痴呆
第86节:虚症病机
117、足太阳膀胱经 — 膈关穴 — 缓解呕吐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