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主页
京东 11.11 红包
笔法之妙,尽于方圆,方笔用翻,圆笔用转
发布人
一点入帖法是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柳培琪先生半生沉潜研究的心血,是在邓散木、单晓天、王伟平几代书法家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参以历代书论,融汇太极之理总结而成。其去繁就简,深入浅出,直指本质。
打开封面
下载高清视频
观看高清视频
视频下载器
张即之大字,用笔斩钉截铁,似刀砍斧凿
张即之大字纵横开合,大起大落,气势雄强
临张即之杜甫诗卷,用猪鬃毫挺适合,轻松表现飞白
临张即之《杜甫诗卷》
古人云,能草不能真,无本之学。重在笔法相通
横折的方圆如何表现,其实动作原理一样,折为方转为圆
王羲之比较难学,但临过之后,再临后世的就容易一些
一点入帖法,精义就在于点,吃透了点,笔法的奥秘就破解了
竖画的中段变化,和竖钩的变化是一样的,可以举一反三
起笔先要提笔换锋,目的是发力,笔画自然有骨力
斜钩出钩方向也有很多变化,有的紧峭,有的宽博
钩的本质就是点出锋,所以抓住了本质,表象自然就被破解了
临章草可窥视草书源流,由隶书演变到章草,再演变为今草
临王羲之七十帖,古人的书信都是那么美,我们已经没有这份情致了
懂不懂笔法,写捺就能看出来,捺脚要换锋,笔力才不会松懈
王羲之的魏晋风流,皆从其笔下流出,学其字,亦学其胸襟
草书要刚柔相济,外在温润,内含清刚,全在一股气
体会写汉简的感觉,竹简宽1.5厘米,长25厘米
竖弯钩末尾方圆变化是怎么产生的?注意观察收笔位置
斜钩的方圆变化,和笔锋的收笔位置有关,分析对了就容易写像
写草书,使转欲圆活,笔势当贯通,不激不厉,平和简静,方得其三昧
竹简上写不滞笔,反而有些滑,轻重要控制恰当
卧钩的方圆变化,与笔锋的收锋位置有关,要注意分辨
横的起收都有方圆的不同,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样一讲就明白了
点的变化吃透了,横的变化就不难理解,都会迎刃而解
王羲之十七帖,开创了草书的新境界,后世习草,皆以此为宗
写草书难在从容不迫,忌慌不择路,气要凝得住
横的不同收笔,也影响横折的变化,本质还是点的位置不同
整篇临摹与单字临摹不同,要注意字之间笔势连贯,对气息要求更高
此碑被誉为隶中之草,用笔流利顿挫少。临石门颂02
翻笔的目的,是把笔锋本身的弹力充分发挥出来,如同跳之前的下蹲
笔锋排开出钩,钩就宽厚,笔锋聚起来出钩,钩就细小
临王羲之十七帖,越练越觉得难,书圣难以企及
临王羲之疾不退帖,此帖连绵不绝,要一气呵成难度很高
米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每日临帖,不断吸收经典中的养分
草书忌用笔虚浮。苏轼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凝重
竖下来出锋位置不同,横折的形状也不一样,原理懂了也不难分析
临王铎草书诗卷01。金山顶鸿飞阁,秋山晚更青,垂老探玄冥
竖画的收笔位置,对于竖钩的形状也有影响,学会分析就简单了
这样讲,横折钩一下就明白了,学书法要理解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