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主页
京东 11.11 红包
入笔的出锋位置,对撇的形状影响很大,但根本动作不变
发布人
一点入帖法是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柳培琪先生半生沉潜研究的心血,是在邓散木、单晓天、王伟平几代书法家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参以历代书论,融汇太极之理总结而成。其去繁就简,深入浅出,直指本质。
打开封面
下载高清视频
观看高清视频
视频下载器
无论什么书体,笔力都是第一位的,字无笔力如同人无骨头
原来不同形状的笔画,动作原理都一样,这样一讲就明白了
张即之大字,用笔斩钉截铁,似刀砍斧凿
笔法之妙,尽于方圆,方笔用翻,圆笔用转
入笔顺逆不同,笔画形状差别很大,懂逆势,一般用笔不会差
起笔先要提笔换锋,目的是发力,笔画自然有骨力
临张即之《杜甫诗卷》
一个点之内也可以换锋,会影响边缘的形状,点的变化要吃透
竖起笔为什么会凸出来?只要分析点的变化,就能轻松破解
写横的要诀:侧锋入笔,换锋铺毫,中锋行笔,立锋收笔
临摹行草书的自然速度是怎样的?看柳培琪先生示范,如行云流水
点的变化吃透了,横的变化就不难理解,都会迎刃而解
这样讲,横折钩一下就明白了,学书法要理解底层逻辑
临帖临什么?笔画形态是笔法动作的结果,临则是通过形态反推动作
临张即之,胆子要大一些,但对于笔锋还是要有控制
王羲之的魏晋风流,皆从其笔下流出,学其字,亦学其胸襟
临章草可窥视草书源流,由隶书演变到章草,再演变为今草
写撇如何避免鼠尾?行笔时气要凝住,将力送到最尖端
古人云,能草不能真,无本之学。重在笔法相通
写草书难在从容不迫,忌慌不择路,气要凝得住
钩的本质就是点出锋,所以抓住了本质,表象自然就被破解了
写卧钩要注意一个要点,中间有细微的换锋,手腕要微转
笔画细微的差别,也在于动作的细微之处,这些您了解了吗
竹简上写不滞笔,反而有些滑,轻重要控制恰当
临王羲之七十帖,古人的书信都是那么美,我们已经没有这份情致了
古人临帖常以百遍来计,这一点我们远不及,仍需努力
点的入笔方向变了,但根本原理没有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草书难在笔势连绵不绝,写时手臂要虚搁,不能撑死
竖的变化与横原理一样,理解了这些原理,临帖就不会迷惑
起笔点的轻重不同,出锋位置不同,笔画的形状也不一样
米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每日临帖,不断吸收经典中的养分
竖弯钩是最难的一个笔画,转弯处要边行笔边换锋,古人所谓绞转
王羲之比较难学,但临过之后,再临后世的就容易一些
出锋位置不同,捺脚形状也不一样,本质还是点的变化
米芾曾说:草书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根基很重要
翻笔的目的,是把笔锋本身的弹力充分发挥出来,如同跳之前的下蹲
临王羲之疾不退帖,此帖连绵不绝,要一气呵成难度很高
张即之大字纵横开合,大起大落,气势雄强
林散之:把气捺入纸中。体会将气贯注到笔尖的感觉。临石门颂10
写钩的要点:笔锋立起来,顶住纸推出去,不能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