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主页
不要和自己的想象比,我们的想象是飘忽不定,没有标准的,把不存在的东西当标准,我们就会陷入无尽的内耗
发布人
我是润风,专注于“个人成长”和“原生家庭创伤”的咨询师,结合我的咨询和成长经历,分享心智成长相关内容~ 【暂不接新来访】
打开封面
下载高清视频
观看高清视频
视频下载器
焦虑,内耗背后都是害怕,害怕问题太大,这个时候,通常伴有三重认知偏差
经常责怪自己太弱,太容易焦虑,太不自信等等,其实是因为你没有看到自己的苦,没有意识到给自己上了难度。
都说自我评价要稳定,状态要稳定,情绪要稳定,到底什么是稳定,又怎么做到呢?
一句话,缓解我们的焦虑和紧绷:未来总会有新的答案
对一件事不断的懊悔,走不出来,就是觉得当初犯了很大的错,其实这还是自我厌恶,你始终对自己抱有“超人”的要求
高敏感,对别人的一句话,外界的风吹草动都非常的敏锐,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引起了什么后果,本质是在替他人承担责任
这句话可能不太温柔,但是会让我们更强大,更独立,对他人的眼光更不在意
“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都在关注自己”,这些“自恋表现”是怎么被“培养”的,为什么每个人的自恋程度/表现都不同呢,可能和过去的什么经历相关呢?
童年的创伤影响着我们“如何解释世界”,所以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有主观的部分,都是不同的。而成长就是慢慢拿下眼镜,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
心里创伤的本质是我们对过去环境的适应,而且是“很好的适应”。但遗憾的是,这环境是特殊的,和我们未来的环境,和我们未来想要的成长方向相违背的
很多人担心停止自我惩罚以后自己就不进步了,今天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到底是接纳自己更好,还是惩罚自己更好/关于爱自己
如果我完全接纳自己,不给自己提很高的要求,会不会对自己太宽容?
安全感是怎么样建立和丧失的
你会不会经常自责?责怪自己不行动,责怪自己抑郁,责怪自己不会爱自己。这是因为你把结果当成了原因,你无视了自己的创伤
原生家庭太糟糕?那就和我一起重新养自己一遍吧~
当你想要情绪稳定,不要责怪自己的爆发和压抑,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体验的过程,练习的过程
你会不会经常对别人愤怒,生气?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你的情绪很宝贵,不要轻易自己的力量送给别人
不要美化别人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源就是“心中完美的别人”,我们以为别人一切顺利,一切完美,只有自己陷在困境中。而事实是,每个人都陷在自己的困境中
为什么抑郁的常常是善良的人,很会考虑别人的人?因为抑郁的我们被剥夺了保护自己,对抗别人的能力。只有向内的刀,没有向外的刃。所以只会无限体谅别人,而不会照顾自己
你会不会每天都觉得很累,好像没干什么事儿,就是很累,其实是因为你每天给自己下很多任务,而自己没有察觉
“讨好”恰恰是你曾经保护自己的证明啊
遇到事情特别着急,其实是害怕冲突,所以想快速“逃离”这个冲突,快速度过这个冲突
为什么缺爱会讨厌自己?因为讨厌自己的时间,都是在和自己“谈条件”,而不断产生的新条件正是曾经我们被爱的阻碍
当你想维护一段关系,面对ta的倾诉或者求助,怎么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心意,感受到被理解呢?
我们觉得无路可走,无法往前,是因为我们总想先摆脱“现在的痛苦”,再迎接未来,然后想象“未来的我永远没有痛苦了”。而事实是,很多“负面“感受会一直伴随我们,但它不
在你痛苦的时候,你没有帮助自己,安抚自己,而是在一旁抽鞭子,站在高点俯视自己,压迫自己
一个人难改的不是行为,而是背后的心理机制。行为往往只是心理和认知的外在体现。那么改变一个人的难度就相当于“换一个不同心理的人”
羞耻感背后是期待的眼光,羞耻的具体感受就是被他人期待,认为自己无法满足从而感到羞愧的感觉,这里的期待包括真实的,也包括想象的,包括自己的对自己的,也包括他人的
如果你经常感到痛苦,那就很有可能还处于“儿童心理状态”
灾难化思维往往不是一个“具体的值”或者范围,而是一种“万劫不复”的感受,仿佛我们这辈子会完,我们的全部价值会被完全否定,会被全世界抛弃
道理我都懂啊,但是为什么还是这样呢,还是没有改变呢?
这个信号说明你在变“好”,即你对真实的自己越来越包容,理解
分享给大家帮助我们接纳自己的“三句咒语”
有一类喜欢不是“真喜欢”,而是因为我们想被拯救和满足,拿现在的话说,你不是因为他的主体性喜欢她,而是把他物化成了各种工能后喜欢他
我们之所以特别在意他人看法,是因为我们特别想确认我是不是被喜欢,被认可,我们特别想“控制他人对我的看法”以及“控制我对他人的影响”。
想要理解自己的痛苦,不能只看现实层面的问题,还要看见想象层面的痛苦。问题或许是想象的,但是痛苦的感受和消耗是真实的
聊聊麦琳,这个很接近上一代部分妈妈形象的“疯女人”。她的控制不是显性的:我要你干嘛;而是隐形的,畸形的:我要你不满足我就愧疚
放弃追求“绝对安全”,才是获得安全感的开始。
“讨好型人格”没有朋友!摆脱孤独,从不回避人际冲突开始
为什么说霸凌者一定是“失败者”,因为如果对自己感到满意,无法催生出“向弱者寻找补偿”这条路,他们必定十分不认可自己,在内心的感受上就是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