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主页
临颜真卿争座位帖15,尔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能
发布人
一点入帖法是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柳培琪先生半生沉潜研究的心血,是在邓散木、单晓天、王伟平几代书法家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参以历代书论,融汇太极之理总结而成。其去繁就简,深入浅出,直指本质。
打开封面
下载高清视频
观看高清视频
视频下载器
断与连本质一样,区别只是断笔锋离开纸,连笔锋从纸上走
原来不同形状的笔画,动作原理都一样,这样一讲就明白了
横折的方圆如何表现,其实动作原理一样,折为方转为圆
竖弯钩有方向的不同,本质还是点出锋,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竖弯钩末尾方圆变化是怎么产生的?注意观察收笔位置
竖弯钩也有宽窄长短的区别,掌握了基本动作,就都会了
张即之大字,用笔斩钉截铁,似刀砍斧凿
斜钩的方圆变化,和笔锋的收笔位置有关,分析对了就容易写像
横钩相当于横加短撇,撇的变化也会影响横钩形状,温故而知新
横钩方圆的变化,其实就是撇起笔的变化,理解透了一看就明白
横竖的曲直,也会影响横折的变化,并造成结构的不同
一个点之内也可以换锋,会影响边缘的形状,点的变化要吃透
起笔先要提笔换锋,目的是发力,笔画自然有骨力
笔锋排开出钩,钩就宽厚,笔锋聚起来出钩,钩就细小
入笔顺逆不同,笔画形状差别很大,懂逆势,一般用笔不会差
梁同书: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自有势
用竹简临出师颂,此帖被认为是隋人书,劲健中有飞动之势
翻笔的目的,是把笔锋本身的弹力充分发挥出来,如同跳之前的下蹲
斜钩出钩方向也有很多变化,有的紧峭,有的宽博
竖弯钩的出锋位置不同,形状也不一样,但基本动作没变
杨守敬:行书自王羲之后,以争座位帖为创格,绝去姿媚,独标古劲
古人云,能草不能真,无本之学。重在笔法相通
横折也有角度的变化,没有定势,临帖时观察要细致
临张旭《古诗四帖》
竹简上写章草,有点汉代的感觉,你也试试吧
同学拍的视频。写春联,迎新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
横的曲直会影响字势,往内收或者往外张,进而影响整体风格
米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每日临帖,不断吸收经典中的养分
斜钩的出锋位置也有变化,但基本动作没有变,观察好位置即可
此碑被誉为隶中之草,用笔流利顿挫少。临石门颂02
王羲之十七帖,流利洒脱而又从容不迫,令人爱不释手
临张即之《杜甫诗卷》
学会了基本笔画,符合笔画就简单了,掌握了换锋原则一通百通
王羲之的草书变化多、无定势,所以把握起来更难
竖下来出锋位置不同,横折的形状也不一样,原理懂了也不难分析
张即之的字粗细对比明显,气息起伏大,比较激荡
笔法难点:转和折不同,换锋动作也有区别
写草书难在从容不迫,忌慌不择路,气要凝得住
王羲之的魏晋风流,皆从其笔下流出,学其字,亦学其胸襟
圆笔用绞,方笔用翻,难在方圆并用。临集王羲之金刚经24